-
Notifications
You must be signed in to change notification settings - Fork 0
Commit
This commit does not belong to any branch on this repository, and may belong to a fork outside of the repository.
- Loading branch information
1 parent
2b8c61f
commit d22df97
Showing
1 changed file
with
43 additions
and
1 deletion.
There are no files selected for viewing
This file contains bidirectional Unicode text that may be interpreted or compiled differently than what appears below. To review, open the file in an editor that reveals hidden Unicode characters.
Learn more about bidirectional Unicode characters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 | Diff line number | Diff line change |
---|---|---|
|
@@ -2,7 +2,49 @@ | |
comments: true | ||
--- | ||
|
||
Hello! | ||
|
||
执着与智慧是人类两种难得的品德。获得一种,往往会收获成功,而两者兼备大概率会得到悲剧。成书于 2008年的[上海交通大学生存手册](http://www.houxiaodi.com/assets/misc/manual.pdf) 便是这样一个例子:智慧来源于对谎言的扬弃与对真相的思考,执着体现在试图用其思考结果「唤醒」他人与改变现状,而悲剧性则在于其最终几乎什么都没有改变。 | ||
|
||
|
||
「国内绝大部分大学的本科教学,不是濒临崩溃,而是早已崩溃」。和很多人一样,我也曾因这句来自于 16 年前的断言而若有所思。而整篇文章通读下来,我印象最深刻的关键词反而是「不安」:「我只是看到了无数充满求知欲、激情、与年轻梦想的同学们,将要把自己的四年青春,充满希望与信任地交给大学来塑造。这使我心中非常不安」。 | ||
|
||
|
||
很有意思的是,12 年后,[浙江大学课程攻略共享计划](https://qsctech.github.io/zju-icicles/#_2)也谈到了「不安」:「我也曾很努力地收集各种课程资料,但到最后,某些重要信息的得到却往往依然是纯属偶然。这种状态时常令我感到后怕与不安。我也曾在课程结束后终于有了些许方法与总结,但这些想法无处诉说,最终只能把花费时间与精力才换来的经验耗散在了漫漫的遗忘之中。」 | ||
|
||
|
||
历史重复很多次,其中总会有几次让人哄堂大笑。在「上交生存手册」之后,各种各样的「生存手册」推陈出新,似乎教导新生如何生存下去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时髦。这些手册我也看了不少,他们想表达的与其说是「生存」、不如说是「幸存」,并没有对现状的思考不安,而更多地是对成功捷径的渴望。在这种逻辑下,本科乃至人生如同科举考试的一道题目一样,似乎总有标准答案,总有「更符合出题人意图」的答案。 | ||
|
||
|
||
遗憾的是,还真给他们说对了。领导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阅卷人是谁还不知道,应该也是领导。正如「上交生存手册」开篇立意,「You trust in the lord; your ass belongs to me. 」。大学已经在韦伯所说的制度化经营下,变成了一个官僚掌握下的流水线工厂。领导上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不惜一切代价生产出优秀的流水线产品。不过,从概率上来讲,大部分同学往往会成为那个代价,而不会成为橱窗里展示的产品模型。 | ||
|
||
|
||
这些论调对很多人来说已经十分熟悉。在很多国内论坛上,批判本科教育已成为司空见惯的话题,原因大概是个人在挫折前的苦闷在「三分钟仇恨」后稍稍可获疏解。同学间多内卷而少合作、教授重科研而轻教学,领导只唯上而不唯实,最后推理的结果也无非是资源是有限的,而权力只会向权力的来源负责云云。在这里把这些抱怨重复一遍无疑不会有什么意义,甚至是 Not even Wrong 的,因为这些现象与原因大家早就知道了,能不能说点我们不知道的呢? | ||
|
||
|
||
不仅这些分析大家早已时空见惯,就连这些抱怨本身也毫不特殊。平庸之人最为苦闷之处可能在于、就连他的苦闷也往往是毫不特殊,甚至有点索然无味的。不过真正的选择在于,在认清问题的实质之后,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去尝试解决问题。在「上交生存手册」里,作者将问题部分归咎于同学们思想与行动上的轻信与惰性,仿佛只要把这些问题思考清楚,困境便会迎刃而解。但问题显然要复杂得多。倘若不停追问下去,可能会触及到那些时代的困境与难解的秘密,而这些困境是势单力薄的个人再智慧再执着也解决不了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又应当如何自处呢? | ||
|
||
|
||
一种反应是显而易见的:既然无法改变,那应该想想怎样从中获利。在一个存在漏洞的制度面前,总有信息差可以让人获益。遗憾的是,这种现象正在变得越来越普遍。在充满漏洞的作业与考试面前,有一份可以用来参考的往年作业或往年试题,总是很容易让人事半功倍。而既然最终绩点取决于整体的成绩分布,那么这种珍贵的资料自然不能被外人所得,进而只在小圈子范围内流传,甚至成为了亲亲疏疏的工具与象征。 | ||
|
||
|
||
而这正是我们希望改变的一个方面。说起改变,鲁迅也曾有过思考:「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不过他最后得出了积极的结论:「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 ||
|
||
|
||
等待与希望,确实可能是一种智慧。但在鸡汤的公众号推文和培训老师的词藻堆砌下,希望有时会变成一种逃避的幻想:等着别人完成自己应尽的义务。就像一位故人曾说,在有些时候,勇气比智慧更重要。与其去等待去希望,不如去执着去努力,将信念变为行动。「器识为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 ||
|
||
|
||
所幸的是,在「上交生存手册」之后,还有很多人一起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浙江大学课程攻略共享计划](https://qsctech.github.io/zju-icicles/#_2) 、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课程攻略](https://github.com/PKUanonym/REKCARC-TSC-UHT)、[清华大学软件学院互助文档](https://ssast-readme.github.io/)开源了他们收集到的笔记与资料,[自动化系毕业手册](https://dagrad.site/)分享了往届同学保研与申请的经验及建议,[你校选课社区](https://yourschool.cc/thucourse/courses) 征集了大家对课程的匿名测评,[CSDIY](https://csdiy.wiki/) 为计算机、AI 方向的同学推荐了海外优秀的课程并提供了详细的学习指引... 这些无数共同的努力与人与人之间彼此的连结让前进的每一步都显得分外地有意义。 | ||
|
||
这也正是我们 OpenDA 项目的初心。我们收集了一些同学在本科期间的学习资料,以及毕业后对培养方案上每门课程的评价与建议,并将这些资料与经验分享全面开源,希望能对屏幕前的你有所帮助。当然,我们几个人的力量也是有限的,我们的资料与经验随着时间的推移也难免会过时。也欢迎大家将自己的资料与经验贡献出来,可以直接在每门课程的评论区留言,也可以在我们的 [Github](https://github.com/Open-DA/OpenDA) 仓库进行 Pull Request,或者是直接[邮件](mailto:[email protected])和我们联系,让我们一起努力把 OpenDA 社区变得更好。 | ||
|
||
曾经对于大学、对于高等教育,存在着一种梦想。这些梦想是逍遥洒脱无拘无束的奔跑,是放心大胆自由自在的试错,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情,是广阔天地大有可为的探索,是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完善,而不是对小数点后两位的斤斤计较。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目前的现状都与这种梦想差之甚远,而正如前文所述,个人单薄的力量想要做出改变又近乎不可能。不过正如韦伯所说,想要做出改变是一件「出劲而缓慢地穿透硬木板」的过程,而若非再接再厉地追求看似不可能的事﹐即使可能的事也无法达成。在困境面前,将信念变为行动的执着与智慧、「肉搏这空虚中的暗夜」般的坚韧和勇气,或许要比等待和希望珍贵得很多很多。 | ||
|
||
如何让教育更加平等地惠及更多人,如何实现「The free development of each is the condition for the free development of all」,这是一个太过宏大的命题,我们的 OpenDA 项目只是向前小小的一步。但不管怎样,这都是一个值得我们去为之不懈奋斗的梦想,A dream worth fighting for。 | ||
|
||
|
||
是为序。 | ||
|
||
二四年八月八日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