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10 lines (8 loc) · 2.07 KB

185、数据库中的锁机制?.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10 lines (8 loc) · 2.07 KB

185、数据库中的锁机制?

数据库中的锁机制是为了保证多个事务之间的并发执行时,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常见的锁机制包括行级锁、表级锁、页级锁等,常用的锁有:共享锁(S锁)、排他锁(X锁)、意向锁(IS锁和IX锁)等。

  1. 行级锁:是在行级别上对数据进行加锁,只有需要修改该行数据的事务才会加上排他锁,其他事务可以继续读取该行数据,但是不能修改。行级锁可以提高并发性能,降低锁冲突的概率,但是会增加数据库的开销和复杂性。
  2. 表级锁:是在表级别上对数据进行加锁,当一个事务对表进行修改时,会对整个表加上排他锁,其他事务不能读取和修改该表的数据。表级锁简单、易于实现,但是会导致并发性能下降,锁冲突的概率增加。
  3. 页级锁:是在页级别上对数据进行加锁,当一个事务对某个数据页进行修改时,会对该数据页加上排他锁,其他事务不能访问该数据页的数据。页级锁可以降低锁冲突的概率,但是会增加数据库的开销和复杂性。
  4. 共享锁(S锁):允许多个事务同时读取同一份数据,但是不能修改数据。共享锁可以提高并发性能,但是会导致读取数据的事务需要等待排他锁释放。
  5. 排他锁(X锁):只允许一个事务对数据进行修改,其他事务不能读取和修改该数据。排他锁可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但是会导致并发性能下降,因为其他事务需要等待排他锁释放。
  6. 意向锁(IS锁和IX锁):是一种辅助锁,用于协助数据库管理系统判断需要加什么级别的锁。IS锁用于表级别,表示一个事务需要在表中加共享锁;IX锁用于表级别,表示一个事务需要在表中加排他锁。 总之,锁机制是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事务隔离性的重要手段,不同的锁级别和锁类型可以提高并发性能,降低锁冲突的概率,但是也会增加数据库的开销和复杂性。